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
这一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任丘市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沧州市决策部署,主动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重大机遇,统一思想、坚定信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开局之年迈出坚实步伐
——回眸二〇一八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全部财政收入增长6.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8% 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8个项目列入省千项技改工程,9个项目列入沧州“双百”工程
新增“四上”企业48家,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0家,总数继续在沧州领跑
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383家,继续位居全省第一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总数突破72家,居全省前列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PM2.5浓度同比下降13.92%
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6.23%,下降幅度位居沧州各县(市、区)第一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气化任丘”工程实现“村村通”,累计通气户数达12.3万户
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旱厕改造8000余座
投入4047万元专项扶贫资金,累计脱贫485人,超额完成减贫任务
建设棚户区安置房1511套,建成公租房475套
医共体建设稳步推进,25所乡镇卫生院与市医院签订医共体协议,妇幼保健院建成投用,中医院迁建进展顺利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均衡发展得到有效贯彻,顺利通过河北省履行教育职责评价
坚持稳中求进 经济基础更加坚实
在华北石化公司停产、原油加工总量大幅缩减、国际油价极不平稳的严峻形势下,任丘市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全力以赴抓调度、解难题、保增长,全市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全市生产总值预计完成601亿元,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8.4亿元,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6.3亿元,增长5%;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19.9亿元,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1亿元,增长15.8%。2018年,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排名第46位,比2017年跃升一位;在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中排名第69位,在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中排名第79位,在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中排名第83位。
服务雄安新区 发展机遇更加凸显
在《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相继被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关键一年里,任丘市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勇担当,坚决响应、坚决拥护、坚决服从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及时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等系列会议,集中学习传达《纲要》《总体规划》以及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按照“服从服务、严管严控”要求,继续打好“组合拳”,实施严厉的房地产市场稳控政策,严格做好流入人口管控,全面冻结机关单位人事关系,严厉打击恶意炒作、造谣传谣等行为,为新区规划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七间房、鄚州、苟各庄三个乡镇托管移交工作启动后,任丘市按照“站位高、交接准、速度快、过程稳、纪律严”的要求,不拖不等、迅速行动,市级分包领导连夜赶赴乡村、部署工作,相关部门第一时间研究政策、出台方案,沿淀乡村主动配合、落实要求,保证了移交工作稳妥有序、高质高效推进,所有42个单位移交事项已按时向雄县移交完毕。
不断扩大开放 项目建设更加强劲
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坚定不移抓项目、促转型,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项目建设连获突破。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千万吨炼油项目,经过油地双方齐心协力、争分夺秒、昼夜攻坚,项目于2018年6月30日建成中交,9月20日第一阶段投产,这一备受各级领导关注、跨时12年之久、历经重重坎坷的产业龙头项目终于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到北京新机场的航煤管道全线贯通,1450户周边居民搬迁安置工作圆满完成,一个绿色低碳的石化产业基地正在京津冀区域加速崛起。中电科技园、东星家居广场、河北志方通信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全面开工,经济发展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有后劲。
二是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充分发挥毗邻雄安新区优势,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重点,全面扩大开放,强化招商引资,成功签约总投资35亿元的万达广场、总投资100亿元的绿地集团中医药颐养小镇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任丘模板脚手架展销对接峰会、北京百家民营企业走进任丘洽谈会等系列活动,加速优质资源向任丘流动,任丘的知名度、美誉度有了新提升。
三是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着眼把开发区建设成全市经济建设主战场、对外开放新高地,进一步加快园区“五路两厂”等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优化服务体系、改善营商环境,开发区软硬件环境进一步提升。2018年,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持续破千亿元,税收稳居沧州市省级以上开发区第一名。
四是新旧动能深度转换。积极培育创新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位居全省县级第一、第二名。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任丘市生态农业星创天地、鸿鹄原生态农业星创天地通过省级“星创天地”评审,结束了任丘市没有农业项目平台的历史。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创新采暖、三威通讯等6家企业荣获河北省中小企业名牌产品称号。
开展“五城同创”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一是交通更顺了。全力服务雄商高铁、京德高速、任沧港快速路等交通干线建设,津石高速任丘段和大广高速任丘北互通及连接线进场施工,3条外环框架路、106国道35公里大中修以及昆仑道南伸、中华路西伸等一批道路新建改建工程竣工通车,城区“断头路”“瓶颈路”逐步打通,日益完善的交通网为任丘对接雄安新区、为人民群众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
二是品质更高了。坚定不移增绿量、造景观,新建、续建各类公园18处,5处公园游园、10处郊野公园已竣工;城区新增乔灌木19.4万余株、草花草坪40万平方米,胜利路西沟水系景观工程全面开工。任丘市是我市唯一通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初验的县市,且成绩位居全省第一。
三是环境更美了。坚持油地携手、全民动员,继续开展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积极承办月评“沧州好人”首站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扎实开展志愿服务、市容市貌整治、交通秩序治理等工作,建成12个智能停车场,智能公交系统正式投用。2018年任丘市被评为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城市,并继续获得2018年至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
推动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更加繁荣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六个一体化”工程,更多优质资源逐步向农村倾斜。
在气化一体化上,为了让更多群众用上用好天然气,集中精力推进工程扫尾,全力做好安全巡查、气源保障等工作,累计通气户数达到12.3万余户。在绿化一体化上,坚定不移植绿增绿,全年完成植树造林7390亩,补植补种万亩大方6.5万亩,四旁植树13.4万株,更多的地方绿树成荫。在环卫一体化上,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乡镇垃圾转运站等设施建设,加大对保洁公司的监管考核力度,机制运转更高效。坚决打好国省县道沿线环境容貌综合整治和城乡违法占地整治攻坚战,硬化铺装6.6万平方米,绿化330万平方米,拆除违建、违法占地1800余处,恢复土地818亩,城乡环境更加干净、整洁、靓丽。在公共交通一体化上,大力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一年来建设农村公路31条、63.3公里,成功打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任丘模式”,河北省、沧州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现场会分别在任丘市召开,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刘凯实地调研后给予充分肯定。在供排水一体化上,铺设供水管网27.8公里,完成8个试点村的供水一体化改造;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加快城西污水处理厂、城乡污水管网等建设,供排水体系逐步完善。在文化教育医疗一体化上,乡村“一站一中心”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12个中小学、幼儿园项目竣工,市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分别与29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医共体协议,农村群众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
此外,任丘市高标准完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被确定为沧州唯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县,在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会议上发言。 坚持以国家级文明城、园林城、卫生城、平安城(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和谐城(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五城同创”为引领,实施了一批城建工程,城市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致力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环境明显优化。
一是蓝天白云越来越多。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任丘横下一条心、硬起铁手腕,集中开展“散乱污”企业再排查再清理再整治攻坚行动,努力根除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顽疾,一年来共关停取缔252家、改造提升160家。大力实施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煤改气项目528个、结构关停项目506个,全面抓好燃煤污染治理、扬尘污染整治以及重污染天气应对等工作,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市P M2.5浓度同比下降13.92%。
二是河渠水体越来越清。坚决做好水文章,严格落实河长制,对河湖“四乱”进行拉网式排查,清理河道垃圾4万余立方米、拆除河道两侧违建138处、封堵各类排污口186处,完成尹村渠、花草渠、会战渠和殷边渠清淤工程,改善水环境为城市增添灵韵。
三是违法行为越来越少。坚持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相继开展“利剑斩污”和“零点行动”等系列环保专项行动,排查企业916家,立案查处违法案件9件,行政拘留2人,形成强大震慑。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全力抓好上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对部、省、市三级环保督察组交办的245件环境问题案件,真改实改、彻底整改,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加快形成。
2018年1月23日《沧州日报》任丘专版
不断改善民生 人民群众更加幸福
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一是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集中力量啃硬骨头、打攻坚战,不折不扣将扶贫领域的各项政策、专项资金落实到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和保障性扶贫,2018年脱贫196户、485人。
二是民生事业蓬勃发展。紧紧围绕群众的入学、就医、文化等需求,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北师大附校二期项目加快建设;妇幼保健院建成投用,中医院迁建、肿瘤医院迁扩建项目积极推进;大力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美术馆和京南第一书院等项目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
三是信访形势持续向好。坚持以精准服务群众机制为抓手,以解决群众需求和诉求为重点,市级领导带头示范,各级干部主动担当,用心、用情、用力解矛盾、化积案,特别是耐心细致做好涉军、涉房、涉金融等重点领域、重点群体的维稳工作,推动全市信访形势持续向好。精准服务群众机制经验做法分别被国家和省信访局内刊刊发,被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刊载。
四是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聚焦10类黑恶势力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问题,强势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扫除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不法行为,累计打掉涉黑组织1个、恶势力集团3个、恶势力团伙4个,破获九类案件94起,打掉“保护伞”1个,线索摸排和依法打击工作位居全省前列。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细之又细地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群众生活更加安心、更加放心。
全面加强党建 组织保障更加有力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抓好干部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市级领导带头加强理论学习、带头开展“六进”宣讲,积极选派科级以上干部参加河北省、沧州市调训,分期分批对任丘市各级干部进行轮训,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各级干部的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
二是夯实基层堡垒。严格按照省委、沧州市委要求,扎实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在沧州市率先完成换届任务,“一降三提”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农村干部队伍更加坚强有力。任丘市被省委评为“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先进县市”,换届典型做法在全省换届工作总结会议上进行书面交流。
三是弘扬实干作风。市级领导以身作则,带领各级干部主动深入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安保维稳等急难险重的基层一线,直面问题、攻坚克难、干事成事,锤炼了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的作风。坚持不唯上、不唯情、不唯利,树立了在一线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鼓励干部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大胆地干,实干实政在全市蔚然成风。
四是强力正风肃纪。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政治担当,坚决做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改、省委巡视整改、“一问责八清理”和基层“微腐败”整改“回头看”等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刹“四风”要求,以“零容忍”态度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去年以来,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置各类问题707件,立案审查调查各类案件466件,处分党员干部434人,移送司法机关8人,政治生态不断净化优化。
2018年1月23日《沧州日报》任丘专版
(责编:市新闻中心 李茜) |